滁州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

发布日期:2020-09-11 16:28作者:发改委长三角科来源: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阅读:字体【  

滁州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

目  录

前  言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二、突出“双圈”互动,推进“一区一基地”一体化发展

(一)加快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

(二)高质量建设西部大工业基地

(三)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战新产业发展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四)培育布局未来产业

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一)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二)加强水利安保工程建设

(三)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四)打造智慧滁州

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二)推进农业产业振兴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四)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提升乡村发展品质

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一)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二)协同推进开放合作

(三)建设开放协同的要素市场

(四)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八、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一)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二)推动更高标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三)健全更加紧密联防联控体系

九、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一)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二)推进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共建共享

(三)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

(四)共建公平包容社会环境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推进机制

(三)完善规划政策

(四)强化项目支撑

(五)抓好督促落实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省委、省政府立足安徽实际,出台《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上海龙头的带动下,联手苏浙,扬皖所长,主动作为,切实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方面军。

滁州地处合宁之间,区位交通便捷,生态资源优越,内陆腹地广阔,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相比,滁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经济总量与人均量较低、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强。未来一个时期,是滁州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滁州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和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要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借梯登高,主动作为,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争当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先行者,展现滁州担当,实现滁州作为,作出滁州贡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结合滁州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期为2019—202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5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按照“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原则,突出示范功能和中心区定位,加快建设合宁之间区域性新型中心城市,争当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先行者,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奋力开创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局面。

在实施《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要求。

——坚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与主动担当作为相结合。坚决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把《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试,努力在一体化发展中率先突破,打造示范,形成符合滁州特色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格局。

——坚持全面等高对接与发挥比较优势相结合。主动与沪苏浙先进地区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等高对接,持续推动基础设施、重大平台、重点项目、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一体化建设。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在一体化发展中推动形成配套产业链和创新链,不断提升竞争力,为滁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坚持扩大开放与创新引领相结合。立足实际,着眼于一体化发展大局,更高起点深化改革,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创新引领,对标先进,构建创新体系,营造一体化发展环境,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与一体推进相结合。“大江北”协同发展区要在一体化发展中率先接轨、形成示范,产业、科创、交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辐射带动全市加快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各地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对接沪苏浙和合肥都市圈,开展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协作合作,形成整体集成推进良好态势。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经济总量站稳全省前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与长三角中心区人均的相对差距持续缩小,现代化建设力争同步,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区域城乡、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一体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打造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新材料、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培育健康食品、新型化工、智能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新型功能纺织材料等500亿级产业,发展凹凸棒新材料、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智能出行装备、文旅康养、水性涂料等百亿级产业,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圈,科技创新对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以上。

——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显著提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建成滁宁等轨道交通工程,实施“断头路”、“瓶颈路”畅通工程,省际公路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建设滁州机场,港口航道一体化协同性进一步增强,能源互联互通、互济互保能力显著提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应用加快拓展,水安全保障和防洪减灾能力持续加强。铁路网密度达到534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6.2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全面形成“双圈互动”、板块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一主四副”和“一园三城”建设,滁城中心城市能级和同城化水平显著提高,“一区一基地”高效联动。到2025年,人均GDP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15: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以上。

——生态环保共治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治理联防联控体系更加紧密健全,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便利共享水平逐步提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6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1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体制机制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统一开放市场初步建立。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四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到2035年,滁州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制高效运转,主要指标接近长三角平均水平,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加顺畅,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均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融入长三角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构成,现代化新滁州基本建成。

二、突出“双圈”互动,推进“一区一基地”一体化发展

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加强区域协调互动,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设,构建区域联动、特色鲜明、城乡融合、优势充分发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推进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加快毗邻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率先整体融合、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努力打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1)推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展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毗邻区域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保共治等一体化新机制;协同推进南京都市圈上升为国家试点。(2)推动重点区域优先重点开发。加快明湖、乌衣、汊河、金牛湖、全椒东部新城、滁州原创科技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板块建设,提升武岗、水口、金集等一批沿边新市镇和特色小镇。(3)加快同城化步伐。实施滁宁城际铁路等一批骨干工程,联动开发沿线城轨经济;开辟滁宁第二通道,构建滁宁半小时快速通勤圈、1小时生产要素物流圈、1小时休闲旅游生活圈。加强与南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一卡通”共享。(4)推进产业配套融合。深度参与以江北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协作机制,加快配套产业引进;推进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物流、商贸、科创、旅游等一体化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建设南京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

专栏1  重点板块建设

宁滁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展顶山—汊河合作示范区建设。借鉴国内先进合作模式,在江北新区和滁州汊河之间规划建设40—60平方公里的宁滁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其中起步区20—30平方公里,坚持共建共享,重点在体制机制、产业协同发展上寻求突破,在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人才互认等关键环节探索新路子,努力把顶山—汊河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区、宁滁同城化先行区、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浦口—南谯合作示范区建设。借鉴国内先进合作模式,在南京浦口和滁州南谯之间规划建设40—60平方公里的宁滁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其中起步区20—30平方公里,坚持共建共享,重点在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寻求突破,在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治理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努力把浦口—南谯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绿色发展样板区、创新发展引领区。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加快扩区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园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功能配套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资源要素配置更加优化,促进“三生融合”,打造“城乡统筹、产城一体、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区。坚持“高端、品牌、外资”定位,围绕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营养健康等主导产业,加快打通全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上台阶、外资集聚成规模,成为滁州乃至安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向周边扩区,打造城南核心区、城东工业园、城北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高铁站前区五个片区。围绕家电电子、汽车及装备、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大招大引强力度,重点引进新材料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滁州经济龙头带动作用。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

金牛湖新区。以科创、健康、旅游为主导产业,坚持“以旅游聚集人气、以康养兑现价值、以科创促进发展”的发展路径,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天才小镇、茉莉小镇、运动小镇、颐养小镇、创享小镇、综合服务组团、宜居组团、产业组团等特色组团,打造集生态化、国际性、旅产居为一体的生态健康新区。

来安产业新城。坚持“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加强与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通过招引龙头企业和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安徽省轨道交通产品质检中心、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助推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快速崛起;高标准建设核心区、门户区和示范区,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全椒东部新城。以麒麟湖为中心,依托宁合高速、G312串联全椒经开区、大墅产业园、武岗椒陵新城,形成制造产业带,着力打造高铁板块+产业板块+研创板块,构建“一心一带三板块”产城融合大格局。加强与江北新区、合肥都市圈主导产业的协作转移、创新外溢承接及智能智造升级,依托创维,完善智能家电到智能家居的研发链,打造智能家电产业研创基地;切入芯片制造和封测研发环节,打造大江北“芯片之城”全椒研发设计基地;聚焦智能健康和基因器械辅材研发,打造大江北“基因之城”配套基地。做好生态文章,建设滁河旅游休闲风光带,建设宜居宜游宜业新区。

(二)高质量建设西部大工业基地。大力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充分利用定远、凤阳、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和新兴化,推动产业战略转型。(5)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围绕硅基材料、凹凸棒、盐化工三大产业链建设关键环节,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战新项目,招引和谋划储备一批有助于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重大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强化三地特色产业分工协作,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和规划机制,探索建立紧密型产业联盟,推进基地产业链互联互通和综合利用。(6)加大科技创新。围绕“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模式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在基地建立分支机构。围绕基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7)强化资源利用。加强对石英砂、岩盐、凹凸棒等矿产资源的管理,以国有矿山企业为主体推进矿权收储,加快推进明光凹凸棒资源矿区整合,加强凤阳石英砂加工企业综合整治。加快设立矿业产业基金,深化与长三角优质资本合作,着力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资金一体化运营,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8)加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凤阳、定远、明光三地承接平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竞争力。(9)建设沿淮生态屏障。大力开展陡坡开垦地、缺水易旱的丘陵岗地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大走廊;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淮河沿岸的码头、国有林场现有林地中的“天窗”、裸露地等生态复绿。实施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扩大中游行洪通道,使行蓄洪区启用标准提高到10—50年一遇。

专栏2  西部大工业基地特色产业链

推进定远、凤阳、明光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打造三大产业链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园区经济规模,推进产业集聚。

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以福莱特、亚玛顿、德力、台玻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石英砂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超白太阳能玻璃低铁砂、TEL—CD玻璃用砂、硅微粉、高纯石英等各种精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玻璃、建筑安全玻璃、汽车玻璃等深加工产品,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显示玻璃、太阳能盖板玻璃、薄膜电池用超白基板玻璃。积极打造玻璃电商交易专业平台,推进建设“互联网+玻璃”项目基地。2025年力争产值超1000亿元。

盐化工产业链。充分利用省级盐化园的政策和平台优势,围绕绿色低碳和资源循环化利用,深入拓展氯碱、乙炔、氢深加工、化工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等五大产业领域,推动盐化工向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品牌运营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加快华塑盐化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促其早日投产。围绕烧碱、电石、氯气、氢气、纯碱和氯化铵等化工原料,重点做好上下游产品的引进,打造盐及盐化工、氯碱下游、煤化工等化工板块,形成多品种、系列化的产品链和企业集群。2025年力争产值超300亿元。

凹凸棒新材料产业链。充分发挥明光凹凸棒的独特资源优势,推进凹凸棒新材料基础工艺与关键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凹凸棒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纳米材料、化妆品、水性涂料、新能源电池等高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带动集聚一批高科技项目落地,打造“水性涂料基地”、“中国凹凸棒产业小镇”。2025年力争产值超100亿元。

(三)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拓展合肥都市圈合作深度和广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和联动共享。(10)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配合合肥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滁州市区与合肥市区直接通达的铁路,加快建设滁州至合肥高速公路第二通道,进一步加强市际周边的县乡公路改建沟通衔接。(11)加强产业协作。积极推动合滁产业发展带建设,不断提升都市圈内配套能力,共建一体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协同打造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基地,推动家电产业本地配套产业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产业链建设;围绕平板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制造、LED光电、软件信息等战新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联合开展重大产业推介、会展等活动;抓住凤阳经济开发区纳入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6+N”布局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园区与长三角合作共建,加快凤宁产业园建设。(12)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都市圈社保、教育、文化、卫生和人才交流等专题合作,引导资源要素在圈内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长三角区域新兴产业,强化招大引强,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在融合发展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聚高端服务业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战新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充分利用沪苏浙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围绕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13)加强战新基地建设。聚焦智能家电、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硅基新材料等“1+8”战新基地建设,瞄准长三角区域成长型产业和成熟型产业,绘制产业招商图,定位招商,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14)推进“龙头+配套”。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引导博西华、康佳电子、全柴动力、惠科光电、隆基乐叶、星恒电源、利维能动力等龙头骨干企业扩大本地配套,引导配套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提升产业集群在行业内的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15)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参与制定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我市支持战新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支持省、市级基地多源多点对接创新资源,与长三角有关创新平台及长三角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强化“基地+基金”支撑体系,加快重大项目引进,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协同创新、共赢发展。

专栏3  省、市级战新基地

智能家电。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椒、天长为依托,加长拉粗补齐产业链,融合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家电领域的基础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围绕家电智能终端,推进“屏—芯—端”高效协同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博西华、康佳、创维、扬子空调、滁州米润等智能产业园建设,加快惠科光电等核心企业发展,增强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在长三角的影响力。到2025年,产值超1500亿元。

硅基新材料。依托高品质石英资源,大力发展光电玻璃、汽车玻璃、电子玻璃、医药和化学玻璃等特种玻璃产业,积极招引硅基新材料知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福莱特、亚玛顿等企业,推进产业集聚,推动从石英砂矿加工到硅基新材料深层次研发利用,加快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1000亿元。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谯、天长、来安、全椒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领域战略布局,扶持星恒电源、利维能动力、天康集团、全柴动力、隆基股份、晶科股份、鸿创新能源动力、英发睿能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配套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1000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围绕城轨车辆制造、组装和牵引、制动、信号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领域,着力招引若干龙头企业、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500亿元。

新型功能纺织材料。以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打造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以金春、天鼎丰、乔东新材料为龙头的无纺布产业基地建设,尽早实现百亿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非织造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500亿元。

专栏4  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

关键电子材料重大工程。以南大光电、长电科技等为龙头,争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大课题,加快集成电路金属有机源、超高纯度气体、前驱体等核心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尽快形成集聚效应,打造高效协同的电子核心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100亿元。

智能仪器仪表(测控)重大工程。以天康集团、鑫国集团、中电鼎康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分布式光纤检测及应用超声波、雷达技术的物位控制系统等核心成果的规模化产业,在高精度、智能化、耐腐蚀和大量程自动化仪表方面实现进口替代,建成辐射华东、面向全国的智能测控装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500亿元。

基因合成及测序重大专项。以通用生物为龙头,主攻生命科学研究、转化医学、小分子化学药、基因药物发现、司法鉴定、健康食品等领域,通过高通量全基因合成技术,在修饰引物合成及荧光共振链结构技术等方面形成突破,实现自主研发、自有专利,加快成长为国内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50亿元。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16)依托先进装备、智能家电、健康食品、新型化工、硅基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基础,承接产业转移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继续实施百个亿元项目“三百工程”、“千亿技改”和“千企升级”计划,每年滚动实施百个以上新开工、百个以上新竣工和百个以上达产亿元项目,以及实施300项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200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支持现有传统企业建立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制造领域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示范,推动智能化发展。加快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和绿色制造。(17)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深入推进国家级消费品“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建设,持续实施滁州名企名品培育行动计划。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着力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18)推进集聚发展。规划建设中央商贸区、现代物流集聚区、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创新服务集聚区,形成集金融商贸、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商务集聚区。大力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19)加快主辅分离。支持企业分离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第三方物流等服务功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20)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服务业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总部。鼓励申报服务业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中华老字号”等。(21)创新投融资服务。实施基金引进工程,加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建立多元基金发展格局。设立滁州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基金,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股权、特许经营权、应收账款、收费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质押等贷款业务。到2025年力争累计新增贷款达到300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达到1000亿元以上,新增上市公司5家、金融机构3家。

专栏5  长江北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围绕市域交通区位优势,重点以公路网、铁路网、滁河航道为依托,打造滁来全沿江北综合物流板块;以淮河黄金水道和高塘湖疏浚为依托,利用地方自然矿产资源优势,打造定凤明专业物流板块;结合外向型经济特点和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天长省际物流板块。

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完善城乡消费物流体系,推广物流领域先进管理技术和运营模式,通过建设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信息平台,引导、支持中小物流企业进园入区,发挥物流资源集聚效应和共享优势。

谋划建设皖东B型保税物流中心,打造凤阳港保税物流中心;谋划改扩建明光铁路货场;疏浚上游河道,整治小码头,改造滁州港、全椒港;做大定远华塑物流园,申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鸿耀物流园、来安南京湾商贸物流园、明光广大现代物流园建设;加快苏滁现代物流园、泛亚仓储物流园等专业物流项目建设;建成中垦农产品物流园二期冷链物流项目,加快城北商贸物流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专栏6  电子商务培育壮大工程

搭建电商平台,培育壮大滁州电子商务产业园、京东数字产业园、滁州颐高电商产业园等11个电商园区,积极推进苏宁云商、农村淘宝、云伙计、猪八戒网、定远网萌、小岗数字贸易平台等项目,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积极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企业。重点推进滁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鼓励各地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合作,举办跨境电商与外贸企业业务对接活动。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体系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报关报检、结汇退税、信保融资、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专栏7  皖东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工程

以发展检验、分析、测试、标准和认证等服务为重点,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检测中心等载体和平台。利用与南京等周边高校良好的合作基础,依托滁州高教科创城,加速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谋划建设区域型、产业特色型软件信息类集聚区,提升科创产业融合水平。

推动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安徽分院、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力争在3年内申建滁州第一家科技和软件信息类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依托滁州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借智南京高校院所,在滁州高教科创城谋划创建一个研发设计类服务业集中区;发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系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的声望和强大人才团队优势,聚力招商,谋划设立一个具有滁州特色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

(四)培育布局未来产业。(22)把握科技变革大势和消费升级趋势,发挥产业创新优势,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检测等领域,引进更多沪苏浙新兴产业主体,促进更多新兴产业资源集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光纤光缆等5G技术推广应用产业,招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和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专项,加快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融入长三角未来产业分工体系,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坚持适度超前、协同推进,着眼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不断提升滁州的区位优势和枢纽地位,促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一)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1.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以构筑通勤圈、对接沪苏浙、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推进一批重大轨道交通工程建设。(23)加快滁宁城际铁路建设,推动北沿江高铁合宁段、合新高铁、宁淮、宁滁蚌亳、沿淮、沿江一批高铁干线工程,争取北沿江高铁合宁段在滁并站建设。积极参与南京市、合肥市域郊轨道工程规划,谋划连通两大核心城市的市域(郊)铁路项目。

专栏8  现代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到2025年,实现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县城基本覆盖,与省会城市、相邻省辖市之间快速通达,与沪苏浙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

干线铁路。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合宁段、合新高铁(滁州段)、宁淮铁路(天长段),加快推进南京—滁州—蚌埠—亳州铁路、沿淮铁路、滁州—全椒—和县—芜湖—铜陵—安庆—九江铁路前期工作。

城际铁路。加快建设滁州—南京城际铁路;加快宁天城际二期前期工作;谋划推进滁州—天长、定远—淮南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谋划推进滁州—乌衣—南京等市域铁路。

2. 提升公路通达能力。加快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消除省际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24)畅通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谋划建设一批东联南京市的市际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改扩建合宁、宁洛等高速主通道,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25)等高对接国省干线公路通道。加快与南京市相连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提升“瓶颈”路段、拥堵路段通行能力。(26)打通一批断头路。围绕解决都市圈毗邻地区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新建或提升一批连接线工程,积极谋划推进黑扎营、临淮关等一批跨滁河、淮河桥梁建设。

3. 提升水运通江达海水平。(27)积极落实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建设畅通、高效、集约、智慧的现代水路运输体系。加快建设高等级航道,实施淮河干流、滁河干流等航道疏浚工程。加快滁州(清流)港、明光新港、全椒新港等港口建设,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实现公水联运、铁水联运,谋划推进滁州水铁联运货场工程。

4. 加快机场建设。(28)推进滁州民航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天长、明光通用机场选址前期工作,推进定远、来安、全椒、凤阳开展通用机场前期研究。推进与东部机场集团合作,发展临空经济。

专栏9  省际畅通工程

国家高速公路。实施G36宁洛高速公路蚌埠—滁州段和G3京台高速公路合肥—徐州段等工程改扩建。

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明光—盱眙、来安—六合、滁州—天长、明光—巢湖等高速公路,加快滁州—南京北站、金湖—天长—仪征、合肥—滁州第二通道、滁州—定远—凤阳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普通国省道。实施S205/S410铜城—冶山、G104明光段、G235来安段、G312全椒段、G328滁州至定远至永康段、G329蚌埠至凤阳至定远至合肥段、G345来安至南谯段、G345明光至凤阳段,S210滁州至全椒段改线、S326滁州东部干线、滁宁第二快速通道、S427龙岗至平安段、S432石梁至新街段、S430天长至菱塘段、S435水口至六合段、S215明光至定远高铁站段、S257明光段、S315凤阳段、S319明光至盱眙段等一级公路新改建工程。

专栏10  港航一体化重点工程

航道。实施滁河、清流河、池河、白塔河等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襄河口船闸、女山湖船闸等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窑河航道复航工程。

港口。建设滁州(清流)港、明光新港、全椒新港、大唐滁州电厂凤阳专用码头等工程。

(二)加强水利安保工程建设

1. 加强供水保障工程建设。(29)围绕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引调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江巷水库工程建设,加快驷马山滁河四级干渠引江补水工程和江巷水库灌区建设。围绕滁河流域,引外水、补内水、增蓄水,谋划“引江入滁”项目,实施以长江为水源的滁州市第七自来水厂和来安县第四自来水厂工程,增蓄沙河集水库、黄栗树水库、屯仓水库等,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研究推进山许水库、靠山水库、崔家湾水库工程规划建设。

2. 加强防洪保安工程建设。(30)围绕淮河、滁河两大水系,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网络,补水利工程短板。继续加快淮河干流治理力度,实施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淮干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工程、凤宁现代产业园防洪保安工程等;加快推进滁河防洪治理新增项目,谋划提高清流河防洪标准项目,加快清流河乌衣老街防洪治理,补齐清流河、襄河、来河等穿城段中小河流治理短板。建设黄栗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三类坝中小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

(三)提高能源保障水平。(31)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气管网联通和开发合作。加快滨海LNG接收站配套管线滁州段和定远—凤阳天然气管线建设进度,提高支线管道通达水平。支持沿线的县市区建设LNG调峰储蓄站,不断提升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发挥新能源产业上的生产制造优势,做好琅琊山二期抽水蓄能电站站址论证工作,适时开展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峰水平。加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天长、明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动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开展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灵活接入以及生产、消费一体化。

(四)打造智慧滁州

1.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移动泛在信息网络,提升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32)加快通信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完善5G基站布局,推进我市5G网络建设进程,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应用基础设施IPv6改造进度。(33)持续推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光纤到户建设工作,扩大光纤宽带覆盖范围,光纤接入端口占比达到100%。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部署千兆宽带接入网络,千兆宽带覆盖用户规模达到宽带用户10%左右,100M以上接入带宽用户达到90%以上,为高带宽应用创新和推广提供基础网络保障。(34)加快智能家电、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云计算中心建设,推进京东滁州云数据中心建设,提高京东云服务对华东区域的覆盖能力。推动华为云服务落户滁州,建成“三朵云一中心”。规划建设市本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

2. 协调推进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促进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协同。(35)加快城市大脑集群建设。围绕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搭建市、县互联互通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智能感知、精确调度、快速处置。(36)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立足“双圈”,深度参与长三角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重大项目共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等,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打造长江经济带东中部衔接的重要支撑带节点城市。(37)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加强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调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争取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试点和一批长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推行长三角区域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38)推动警务数据汇聚共享,加快长三角数字流域、智慧水网、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

3. 推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设,深化协同合作,促进优势互补。(39)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特别是IPv6升级改造,部署IoT网络,协同推进5G在工业企业的应用,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引导配套企业与上下游厂商实现网络对接,推进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40)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全功能的平台体系,聚焦智能家居、汽车、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努力培育出1—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施“企业登云”计划,推动企业普遍实现利用云计算技术改善研发、生产和经营。重点加大华为智能家居企业开发云的深度应用,联合开发智能家居数据平台,开发支持我市产业发展的工业APP。(41)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遴选一批创新实用的网络安全试点项目并加以推广,加快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与接入,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新体制。

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引领,加快推进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42)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着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建设滁州高教科创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创科技城、来安产业新城,推进滁州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加快安徽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43)加快各类研发平台建设。提升和引进结合,积极对接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大力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滁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30家。(44)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体系。大力引进长三角区域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推进滁州高教科创城争创省级众创空间。积极对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积极融入联盟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众创空间数量达到25家,科技创业孵化器10家以上。

专栏1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滁州高教科创城。坚持“产城融合、生态绿色、智慧智能”的功能定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健康等为发展方向,按照“科创+产业”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汇智湾科创区、文慧路南产业带。依托中关村、西交大、中财大、科大讯飞等创新型平台,打造集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等完整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滁州高端装备智能研究院、功能农业创新中心、华为滁州智能家居云创新中心、滁州学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力争建成省级高新区,将滁州高教科创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示范区。

滁州原创科技城。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和市场投资人等,集中建设集研发、试验、展示、体验、交易、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链聚集区。重点打造教育部“蓝火计划”中国高校华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滁州联想科技园、通用生物合成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康佳科创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到2025年,滁州原创科技城招引各类创新创业主体300家以上,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努力建成省级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产业链聚集区。

滁州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飞地”,设立“飞地型”企业研发机构,努力建立健全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产业链,提升创新能力。重点突破智能仪器仪表(测控)成套设备、高端科研仪器、环保专用仪器等领域关键技术,打造我国重要的智能测控装置产业示范基地。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5家,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检测中心2家,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融入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45)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加强与长三角大院大所和高校深度对接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在滁转化;以滁州市创新发展研究院为依托,引进长三角高校在滁州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打造工程,主动对接和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46)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开展大院大所对接活动和技术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和利益共享机制,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推动与长三角科技型园区建立伙伴园区,联合培养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三)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向滁州集聚,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47)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健全科研体系评价机制、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48)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发展各类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等基金,探索投贷联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为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49)推进人才精准集聚。聚焦长三角人才高地,坚持需求导向,实施“皖东聚才”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建好用好“人才库”和“人才需求库”,持续推进人才招引“三大行动”。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推进“候鸟式聘任”“星期天工程师”等引才模式,探索打造研发“飞地”,加速集聚创新创业人才。(50)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实施人才服务协同、人才交流合作、人才发展推动“三大计划”,以项目促人才交流,以人才引项目落地。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等机构战略合作,举办创新创业人才大会等交流活动,打造人才高地新品牌。(51)强化人才服务衔接。修订完善人才资助奖励政策,建立“优才卡”制度,构建集中办理优惠政策兑现、户口接转等“一站式”服务体系。深化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开展“暖心行动”,定期走访慰问专家人才和举办青年人才联谊、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活动,增强人才归属感、荣誉感。

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农业融入长三角,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52)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持续加强对定远县和5个深度贫困村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支持力度。(53)完善精准帮扶措施。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积极推进参与式扶贫,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54)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相关扶贫政策,进一步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加强对非贫困村和收入略高于贫困户的边缘户政策扶持,同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

(二)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发挥我市农产品主产区优势,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高起点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55)提升区域农产品供给水平。实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57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15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瞄准长三角区域消费升级,打造滁菊、艾草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蔬菜标准园。推进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椒县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现代农业示范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56)打造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充分利用沪苏浙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推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产业园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凤阳、天长、明光、全椒、定远等加工集中园,着力促进加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催生一批加工强县、强园、强企。支持产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超500个。(57)建立区域一体化农产品展销物流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冷链物流、直销配送体系,建立南京都市圈1小时和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立健全地头到餐桌较为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举办滁州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办好“农歌会”;举办农民丰收节、滁州龙虾节等活动;积极参与长三角重大农产品展会,宣传“滁字号”名特优农产品,提高滁州农副产品知名度。

专栏12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

凤阳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小岗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小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扶持园区内的优势企业建立2—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集聚农业创新型科技主体100家以上,实现营业收入50

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一体、四园、五区、五群”发展格局。

天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产业园优质水稻、芡实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建设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万亩,优质芡实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智慧农业推进等十大工程,按照“一心、四园、两区”的空间布局,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业创新型科技主体6家以上,园区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

上。

全椒大墅龙山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坚持“农业+文化+养生养老”理念,打造集高科技农业示范、生态颐养、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拓展型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近期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颐养社区、宗教文化养生区、生态保育区和综合服务中心五大功能板块。到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经营收入10亿元,建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生态养生养老示范园区和“后花园”。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58)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落实“三权”不变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59)推动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加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美丽集镇建设,统筹推进农业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镇转移,确保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实施“百镇计划”,打造一批新型城镇,提高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小镇。(60)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大力推进乡村创新创业,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打造一批农村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载体。(6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按照“一县一园一主题”原则,加快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创建,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入乡转化应用。

(四)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62)健全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建设,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到2025年,实现天然气镇镇通,积极推进向中心村延伸;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6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跨越发展工程,乡村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64)整合城乡医疗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推动二、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精准帮扶。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65)推动城乡社区服务标准衔接和区域统筹。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目录制度,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加强社区社工机构发展,打造一批精品社区。

(五)提升乡村发展品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现代乡村治理能力。(66)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67)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打造一批重点示范村。(68)积极创建省界美丽乡村示范带。在苏皖交界地带,依托毗邻区山水相依、村庄相连、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推动跨区域美丽乡村合作共建、连点成线。(69)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国家文物保护工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作。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70)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加强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建设一批城镇聚合型、中心村聚集型、强村带动型等新型农村社区。倡导新时代村规民约。

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统领,积极对接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培育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协同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71)加快发展国际合作产业园,谋划推进中意、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国际产业合作项目。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功能,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为依托,申建综合保税区或B型物流园区,积极开展铁海联运业务。积极与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设立电子商务研究院,与长三角大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开展滁州品牌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助力滁州优质产品走出去。引导和鼓励长三角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我市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基地、进口商品展示及保税备货中心等,推动企业在境外共建、共享“海外仓”。

(二)协同推进开放合作

1. 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合作。(72)坚持择优选资,推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聚焦“高新基”,大力引进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补齐、壮大、拓展产业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积极引进境外专业服务行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引进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国际现代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提升农业竞争力。

2. 开拓“一带一路”市场。(73)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支持企业参加博览会、品牌会等境外展会,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加强投资和贸易合作,提升我市产品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在虹桥商务区设立“滁州市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开展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对接,推进我市“优品入虹”。

(三)建设开放协同的要素市场

1. 建设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74)推动人才市场共建共享,全力做好“2+N”主题招聘等活动,提供特色招聘服务。完善“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促进多渠道就业;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大力推进技工大市建设,建立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变化联动制度,加快培养适应市场用工变化的技能型劳动者队伍。

2. 建设开放的资本市场。(75)参与长三角区域依法合规扩大私募可转债、专项建设债券等发行。推进区域异地存储、信用担保等业务同城化,争取上海等长三角区域总部金融机构入驻滁州或在滁设立后台中心。(76)积极参与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专项资金,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经济发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投入的力度。鼓励各县市区政府与长三角区域内县市区政府对口设立专项建设资金。

3. 建设开放的产权市场。(77)完善“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电子化水平。推动林权等自然资源、农村集体产权等资产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交易活动有序纳入平台体系。推进专家资源共享和远程异地评标。(78)加快出台知识产权强市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专项考核激励等方式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

(四)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 加快大通关一体化。(79)积极对接长江、淮河流域港航、铁路、空港等信息平台,推动扩大长三角“单一窗口”跨区申报试点范围、上海“单一窗口”数据查询和统计对接,有序扩大金关二期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系统使用范围,加强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打造高效便捷大通关。

2. 共同打造一流市场环境。(80)打造一体化的市场准入环境,实行统一市场准入规则,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81)打造一体化的市场监管环境,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等信息在区域内共享共用,对重点监管领域和对象实施精准监管。积极参与长三角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协作网络建设及天长市“满意消费长三角”示范领跑行动试点县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处罚、消费者维权信息共享渠道。(82)打造一体化的质量供给环境,建立长三角区域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建立质量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互通共享信息,发布区域产品质量状况。(83)打造一体化的食品安全环境,积极加入长三角食品追溯行业一体化机构,促进追溯信息互联互通。共同构建长三角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食品安全交流协作机制,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84)打造一体化的政务服务环境,协力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建设,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协同开展执法监管,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85)落实《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机制的协议》,在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协作。落实《关于建立南京都市圈城市政协联动机制的协议》,围绕都市圈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等重大议题,开展联合调研、深入协商、联动监督。(86)以“两圈”为主要平台,完善企业登记、投融资、财税分享等政策领域协商机制;推动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统计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和信息资料共享。(87)加强长三角标准领域合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领域实施区域标准一体化试点,推进地区间标准互认采信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

八、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协同推动环境治理,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一)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1. 加强生态空间保护。(88)强化生态红线管控,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划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3类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滁州样板。严格落实林长制,着力实施江淮分水岭、平原圩区农田防护林提升、石质山地造林攻坚、森林城镇创建、森林村庄创建、森林长廊创建和现代化林业示范区创建等七大增绿行动;倾力打造“滁河风光带、滨淮森林长廊”。

2.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89)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以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加强被损毁生态系统的修复力度,开展河(湖)岸线周边生态环境修复工作。2020年前完成95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强西涧湖、沙河集水库、黄栗树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

(二)推动更高标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1.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90)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加强涉气“散乱污”企业整治,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推进非金属矿“开采无尘化、运输廊道化、产业园区化、产品高端化”。

2. 加强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91)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行动,以“23+N”问题整改为主攻点,共同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构筑“1515”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推进长江、淮河流域“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制定实施淮河、滁河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方案,持续改善淮河、滁河流域水体水质。(92)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大力实施城镇节水行动,滁城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各县城中水回用利用率达30%以上;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确保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3. 提升固废危废防治水平。(93)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统筹规划固废资源回收基地和危废资源处置中心,支持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基地,探索建立跨区域固废危废处置补偿机制,着力打造垃圾回收和再生资源利用的静脉产业。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提倡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深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以市场化经营方式鼓励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三)健全更加紧密联防联控体系

1. 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94)建立完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生态补偿机制和饮用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推动滁河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现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专栏13  滁河跨省生态补偿建设工程

滁河跨省生态补偿涉及苏皖两省4市9县(市、区),流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持续推进流域水环境保护合作,大力推进西赵村、清流河口水质自动站、滁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池杉湖湿地水污染共同保护和滁河风光带建设,着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协同发展。到2025年,滁河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 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95)推动排放标准和执法规范对接与联合发布。统一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开展区域应急联动。落实重大活动空气质量协同保障。加强与长江、淮河等流域管理机构的对接合作,联合推进跨界断面水质联合检测和水环境质量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长三角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建立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统一共享平台。

九、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制度接轨,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提升全市人民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1.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衔接统一。(96)加强标准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落实安徽省地方标准和分行业领域标准规范,参与制定并落实长三角中心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实施滁州市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不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向农村、发展滞后等地区倾斜,努力缩小与长三角发展较快地区的差距。

2.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97)建立健全医保异地结算机制,推进长三角区域医保异地就医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加强长三角区域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平台建设及“互联网+”应用。推动工伤认定标准和工伤保险政策统一。建立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联络机制。(98)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积极参与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县(市)延伸工程,健全完善与南京江北新区公交网络,推进边界地区公交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出行。

(二)推进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共建共享

1.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99)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积极引进长三角区域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依托培训联动平台,着力提升校长及教师的能力水平。加强与长三角职业院校合作,探索联合建立涵盖行业企业的职教集团;加强校企合作,创建产教融合型城市,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积极引进沪苏浙高校院所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100)支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加快安徽科技学院在滁设立研究生院,推进滁州学院申建硕士授权点,支持其加快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大力推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向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迈进。

2. 促进文化交流合作。(101)以文旅产业项目为载体,着力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做强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实施一批文化精品工程,推动一批园区(基地)集聚,发展一批创意设计服务、影视制作服务等文化核心领域产业,努力提升现代文化产业水平。(102)依托长三角文化资源优势,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非遗、群众文化等系列交流活动,扩大民间文化交流,打响本土文化品牌。深入挖掘红色教育等资源,加强半塔保卫战旧址、抗大八分校旧址、等保护利用,促进红色文化协同发展。(103)参加长三角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联盟成员系列活动,相互提供优质文化资源,实现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深度对接;参与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论坛、优秀原创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大会等活动,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公共文化培训体系、文化艺术联展和“城市书网”服务模式推广等重大项目建设。

3. 协同打造健康长三角。(104)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采取合作办医、设立分院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动南京儿童医院等合作医院建设。(105)加强智慧医疗协作。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与省平台及长三角城市对接。开展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建立区域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检查结果互认,逐步实现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数据归集、疗效分析“五个统一”。(106)强化公共卫生合作。健全区域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应急救援机制,推进院前、院内急救信息和资源共享,加强血液联协保障。(107)加强医改联动。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探索长三角药品和耗材联合带量采购。(108)搭建全市养老综合信息管理智慧化服务平台,完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引导区域产业资本和品牌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区域一体化、养老从业人员资质互认互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布局,推进明湖康养生态小镇、南谯黄圩湿地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康养项目建设,加强长三角健康养生基地建设。(109)推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开展全民健身合作,举办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积极承办和参与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系列活动,建设手球之都。

专栏14  合作医院建设

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城市对接,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儿童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建立医联体、专科联盟、专家派驻等形式全面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努力提升滁州医疗健康服务能力。

(三)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109)面向长三角客源市场,以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旅游新业态发展、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旅游特色商品开发、旅游领军企业培育五大工程为引领,深入实施“旅游+”战略,着力打造名山、名湖、名城、名镇、名村等一批旅游精品;培育文化观光、康体养生、乡村体验等一批旅游新业态;推出琅琊山、小岗村、池杉湖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做强滁菊等一批“滁字号”旅游特色商品产业;组建客源互动、产品互推等一批旅游营销联盟。(110)打造旅游名片。加快明中都皇故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擦亮大明文化品牌;加快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最美岭脊线;将全域旅游与休闲慢城有机结合,打造全椒慢城。(111)推进滁州智慧文旅建设。积极融入“两圈一线”和长三角区域文旅信息服务平台,共享建立旅游安全提示、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推出区域共享服务产品。推动制定区域性旅游服务标准规范。

专栏15  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

围绕发展全域旅游核心工程,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特色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打造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强化历史文化保护,滁城、凤阳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工程,制定和实施系列地方团体标准,开展全市旅游品牌创建提升三年行动(2019—2021),持续推进琅琊山、小岗村创5A和凤阳韭山洞、大明皇陵、滁州花博园、明光八岭湖、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创4A。

加快推进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重点打造滁州古城文旅小镇、来安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天长金牛湖新区、明湖康养小镇、南谯黄圩湿地旅游度假区、定远古城、全椒慢城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依托琅琊山、小岗村、池杉湖等优质景点景区,打造和推出一批连接长三角精品景区线路。

推进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工程,重点面向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创新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建设滁州智慧文旅,实现“一码游滁州”,扩大滁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共建公平包容社会环境

1. 共同创建平安长三角。(113)巩固提升滁宁警务深度合作。加强安保合作,积极构建环核心区域安保护城河与环长三角区域安保防护圈。建立健全跨区域敏感舆情和涉稳线索通报核查、重大突发警情协查快速响应机制,全面提升核查处置联动能力。(114)做好公共安全风险联防联控,加强水电、油气、通信、道路等重要目标安全防范与应急联动协作,消除公共安全盲区。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持续推进省际平安边界建设。强化省际交界区域治安问题联合整治。(115)建立跨区域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长三角区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苏皖交界地区组建由律师、公证专职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组成的人民调解队伍,重点推动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婚姻家庭纠纷等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及合作。(116)探索跨行政区划检法机关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对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案件由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司法协作,更好地发挥司法职能作用。

2. 共同打造诚信长三角。(117)建立健全信用平台体系。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交换共享。(118)强化区域信用联合奖惩。建立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旅游、医疗医保等领域联合奖惩机制,逐步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实行失信行为标准互认、信息共享互动的联合奖惩制度。(119)强化区域信用合作。实施区域信用合作专项行动,共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信用合作,加强区域诚信文化宣传和培训交流。

十、保障措施

加强市委对全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导,全市围绕行动方案,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政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作出滁州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对行动方案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研究审议重大事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县市区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二)健全推进机制

市有关部门作为专题领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责任主体,要依据行动方案,制定具体专项推进方案。各县市区作为相关区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工作措施,把行动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创新做实区域合作机制,在都市圈等已有合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体制机制,全面对接省和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加强跨区域部门间信息沟通、工作联动和资源统筹。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行动方案落实工作的指导,在相关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积极推行市场化、社会化融资运营机制,推动重大跨区域合作事项实施。建立健全宣传合作机制,加强对长三角区域宣传。

(三)完善规划政策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积极配合国家、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编制专项规划,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市直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相邻地区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依据本行动方案,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立长三角新型高端智库,研究设立滁州推动长三角一体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重大课题研究。

(四)强化项目支撑

积极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坚持扬我所长、主动作为,围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方面,持续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推进项目审批管理便利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金融支持,全面提升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四督四保”制度和“五项机制”,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实施机制。

(五)抓好督促落实

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工作台账,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调度、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协调解决行动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将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落实方案情况纳入市委年度综合考核以及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每年年底前要将落实行动方案的情况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完善行动方案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市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