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紧盯粮食安全,强化粮食监管
2023年以来,滁州市发展改革委紧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主动适应粮食收储体制市场化改革、粮食流通市场呈现的新业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监督、服务有效衔接,提高粮食行业治理能力。
监管理念向现代化转变。树立现代市场监管理念,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监管工作重点由传统的“管原粮、管国企、管政策性业务”向行业监督和市场服务转变。注重对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环节进行重点监管,着力净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市场经营主体创造力,为企业优胜劣汰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监管机制向科学化转变。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定期巡查”“专项检查”等检查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根据A、B、C三级分类实行精准监管,进一步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监管手段向信息化转变。运用“智慧皖粮”信息化监管平台、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平台等,探索自动监控、全程追溯等智慧监管方式,用现代科技武装粮食储备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粮食流通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从单一“人防”到“人防”+“技防”相结合。
监管格局向多元化转变。扎实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办法》等,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备案管理制度。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建立滁州市粮食流通协同联动监管执法机制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充分发挥粮储企业、粮食经纪人、社会舆论各方面主体作用,形成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群防”监管格局。